欢迎访问bob官方平台app下载官方网站!客户对每件产品的放心和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用我们的努力,解决您的烦恼!
bob平台官网入口
首页 > bob手机客户端下载

驰骋大草原的龙湾商人


来源:bob手机客户端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26 11:29:21

  您所在的位置:龙湾新闻网-新闻中心-龙湾要闻-正文

  9月中旬的午后,我们踏进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的内蒙古自治区温州商会,探访了在这里创业的温州人的传奇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温州商会成立于1999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成立的异地商会。商会成立的十几年来,联系着在内蒙古经商的10万温州商人。如今商会也从最初的小规模发展到如今拥有会员单位460多个,营业范围涉及到金融、商业零售及管理、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餐饮娱乐、机电制造等众多领域。其中,工业方面,有130多家公司参与了房地产、羊绒、印刷、水泥、包装、装潢、高载能、矿业、通讯电信、电器等建设生产活动;在商业方面,有270多家公司参与了商业流通、建材、餐饮娱乐等领域的经营活动。

  同时,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多次受到了内蒙、浙江两省区政府及呼市、温州市政府的赞扬和好评。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先进民间商会”、“诚信中国信用建设特别贡献单位”、“诚信温商”杰出代表等荣誉。

  而说起在呼的龙湾商人,内蒙古自治区温州商会会长邹招波这样评价:特别能吃苦,特别聪明,能够广泛掌握信息源。

  也正是这样的精神,让在呼的龙湾人从商业地产到不锈钢材料再到灯具市场,都干的风生水起。而他们也除了干好自己的生意之外,更为内蒙古温州商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初见上海星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令义,是在他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安灯具市场的门市店里,当天他忙完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一个商场的亮化工程,就急忙赶回来与记者见面,并一脸歉意解释道“商场在9月底就要开业,我必须要在现场盯着,不能在我这个环节出现任何纰漏。”

  孔令义身材并不高,脸上总挂着亲切的笑容,并还时不时的会和你开上几句玩笑,在内蒙古自治区温州商会担任副会长和常务秘书长等职务的他,还有着“开心果”的美称。而在谈到自己来呼和浩特创业经历时,这位脸上常挂笑容的龙商是感概不已。

  从怀揣着6000元孤身来到呼和浩特打拼,从最初仅有60平米的小商铺发展至今已拥有200平米以上的工程灯具店面及多家高端家居灯饰专卖店。凭借着龙湾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孔令义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灯具“搏出”了大市场,如今他的亮化工程已覆盖了呼和浩特九成以上的商场,为这座城市原本朦胧暗淡的夜景披上美丽的华服。

  孔令义2001年来到呼和浩特,至今已近14个年头。当时,他身上只带了6000元钱。“出来打拼也是不得已的。”孔令义说,他家比较穷,而在家的时候,他看到周围不少人靠做生意发了财,盖了楼房,有的办起厂子,当起了老板。

  怎么办?继续贫穷还是迎头赶上?“不认命”的性格促使孔令义选择了后者。“市场在全国,自己又没能力和本钱在家中办厂,跑出去是我当时唯一的选择。”不顾家人反对的孔令义,就带着6000元钱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是坊间流行的一句对温商的评价。对此,孔令义是体会颇深。虽然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新安灯具市场开了一间主营墙壁开关的小门市店,但一开始的销路还是不尽人意。为了打开僵局,孔令义开着辆奥拓车,花了7个月时间,带着开关样品跑遍了内蒙古。

  创业时期的磨难都是锻炼。孔令义和其他创业的同龄人一样,白手起家却长期处在熙熙攘攘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千军万马要挤一条踏向成功的独木桥。“所以,对于我的生活来说,磨难的确是一种宝贵财富。”

  他告诉记者,为了跑业务,他常在零下20度的冬天开着车一家一家地推销自己的产品,每天连续跑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多少家。而且为了省油,他也不舍得开暖气,每次都是借助和商户洽谈的时候暖下身子。

  当然,推销产品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面对一次次白眼和冷遇,孔令义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只要你一直往前跑,总有一天你会飞起来。”靠着温州人敢闯、能吃苦、不服输的性格,孔令义在第二年,通过承包一条商业步行街的开关,从而积攒了第一桶金。

  按照常规的创业故事经历,孔令义通过第一桶金,将是慢慢在开关市场里做大做强。然而命运总是很喜欢和人开玩笑,不景气的开关市场,让孔令义提早对未来做出了打算,于是在六年前,他凭借积累起来的资金,毅然进军高端工程灯具市场。

  “呼和浩特作为省会城市,高端灯具是有很大潜力的。”从开关转型到灯具,就等于从头来过,这对孔令义来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而且高端工程灯具由于价格高,一开始生意也确实是难以打开局面,但孔令义对市场有着强烈的信心,并坚持了下来。

  在门市店里,记者看见了想天、企一等大牌子,“就拿这一款企一5.5公分的筒灯来说,别人最便宜的只要5元一个,而我这里卖97元,这就导致我一开始局面打开很难。”孔令义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市场还没打开,这边店铺所在的灯具市场又要进行拆迁重建,而这一拆就是8个月。不过,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孔令义凭借着商人的敏锐直觉,抓住了灯具市场的“空窗期”,在市场正式投用前一个多月,孔令义成为市场第一个对自己的店面进行装修并开始销售的商家,而这一步直接让孔令义的生意走上了腾飞之路。

  “高端产品虽然价格贵,但是节能省电,而且又有10年超长的质保,最终比便宜的灯具要划算的多。”孔令义的这一笔“经济账”,在那段市场“空窗期”里,逐渐让客户接受。“那几个月里,店里的每个员工都是忙得不可开交,经常到下午三四点钟才有时间吃午饭。”孔令义笑道,那一段时间虽然忙,但每天总有干不完的劲,他的坚持终于换来了成功。

  如今,走在呼和浩特夜幕下的街头,当你看见中天时代城的绚丽多彩,看见区风情街的流光溢彩,看见维多利亚摩尔城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的LED外墙的动感与炫目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倾注了孔令义情感和智慧,“如今,呼和浩特的商场亮化工程有九成是由我公司设计并安装的。”看着墙上悬挂着一排排的亮化样板工程图,孔令义的话语里透露出了成功后的喜悦和激动。

  随着生意的逐渐做大,现在孔令义又慢慢从代理销售转向自行生产灯具。“上海星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我创办的生产灯具企业。”孔令义和记者说,目前企业还在起步阶段,不过拥有专业团队和核心技术的这家企业,他相信只要坚守下去,就一定会竞争非常激烈的灯具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从只身一人来到呼市闯荡,到当地洁具市场行家里手,直至成为商业地产洁具主要供应商。龙湾人邱锡昆硬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异乡打拼出一片天地。

  上世纪90年代,从事鞋业加工生产的邱锡昆因为货款被拖欠,导致资金链断裂。关闭了企业,邱锡昆只身来到了举目无亲的内蒙,投资20多万,开起水暖洁具门市部。

  当时的呼市,依旧以土坯房为主,卫生洁具在普普通通的家庭中仍未普及。为了打开市场,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他骑着自行车进工地、跑市场,四处推销产品。一些工地的“门卫”一听他是推销水暖洁具的,马上挥手驱赶。从屡屡碰壁,到瞅住每一个机会,推销自身的产品,凭着齐全的种类、公道的价格,邱锡昆慢慢的积累了一些客户,市场慢慢打开。

  日后,作为较早开出的门市部,门店的生意慢慢的变好,而自己找上门的订单也日益增多。但有时候,即使客户只需要一个5元的零部件,他也总是乐呵呵的送货上门。“来回一趟交通费用都远不止,不过做生意,不是大就做,小的就不做,这是一个诚信的问题。”时至今日,邱锡昆依旧这般认为。

  从一个门外汉,到水暖洁具行家里手,尽管小学尚未毕业,邱锡昆却凭着坚强的毅力,硬是成为行业里的一把好手。进入水暖洁具行业,作为老板的他开始慢慢摸索,弄懂线路原理,熟悉设备性能特点,如此反复了几次,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门道。老邱成了行业内公认的洁具安装技术人员。

  2009年,呼市一家酒店急着在7月份旅游旺季前开业,为了赶工期,酒店找上了老邱帮忙。此时,适逢老邱动了小手术住院,硬是拖着虚弱的身子,来到工地里,做好技术的指导。隔断、安装一个星期后,工程如期完成,老邱却又住进了医院,挂上了点滴。

  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开疆拓土、抱团取暖,最终成就了老邱的行业发展。2004年之后,呼市进入大开发大建设时期,凭借着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技术,邱锡昆揽下了温商在内蒙开发建设的商业地产洁具供应业务。开始承接大工程,邱锡昆却始终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如今,有些商场碰到洁具损坏,明明不是们公司施工安装的,老邱却总是二话不说,让技术人员带上器械,做好更新维修。

  凭着10多年创下的好口碑,邱锡昆在呼市发展的游刃有余。只是落叶终究是要归根,如今,老邱的两个女儿也就返乡开拓事业。回乡,是老邱内心一直翻腾的念想。“有合适的活儿,肯定是要回乡发展的。”采访结束,老邱笑着说。

  站在内蒙古温州商会办公室向外望,与之一路之隔的是一排灰色墙面的建筑,楼下一块“温州国际商贸城”的招牌格外吸引人,不久后,这里将成为高层商住一体的多功能大厦,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项目属于区重点建设项目。而这也是浩鑫广场温州国际商贸城总经理项光华成功“牵线”的一大项目。

  这位从龙湾走出来的温商,有着温州人的大胆、精明和能干,作为较早一批进军商业地产的商人,项光华一直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呼和浩特市引进了十多个大型综合商场、酒店等项目,在带动该市商业繁荣时,项光华的财富人生也一次次被改写。

  “我的创业经历并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和大多数温商一样,都是苦出来。”项光华说,由于家庭并不富裕,当时年仅16岁的他就出来干活赚钱,而他选的第一份工作却是一个重体力活挑砖,为摆脱贫穷,项光华咬牙坚持。

  后来,在阴差阳错下,项光华又加入了温州销售大军,“当时我主要推销的电器产品。”项光华和记者说,那些年,为了多赚点钱,他的足迹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一家一家地推销电器产品。因此,对于“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这温州人的“四千精神”,项光华也是感触颇深。不过,也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项光华迅速积累起了第一笔财富。

  在19岁那年,项光华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门市店,基于销售电器产品的经验,项光华瞄准市场空白,在乐清柳市开出了第一家电器店,“当时自己也确实是意气风发,当别人还在辛苦跑推销的时候,我已经做了老板。”项光华笑道,当时门市店的生意非常火爆,买产品的顾客是络绎不绝。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项光华转战商业地产?说到这一点,项光华笑称,他一直坚守着“赚大钱”的梦想。在1998年,有一次他去北京出差,看见李嘉诚做商业地产很赚钱,说干就干的性格让他毅然决定踏足商业地产领域。

  由于之前经商积累下来的人脉,他把“战场”选择了呼和浩特市,“其实,我的运气也比较好,当时呼和浩特城市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阶段,我的事业与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不谋而合,他们也非常支持我。”

  项光华记得很清楚,当时双方通过洽谈,他和几个投资人买断了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黄金地段的市委、人大办公旧址,“我们买下后,并不进行开发,而是通过招商引资,再进行转手,而我仅仅是当作一个中间人,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项光华表示,后来该地段投资建设了当时内蒙古顶级规模的维多利商厦,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直到今日,如果说去购物,很多人还是会首先想到去维多利商厦。

  尝到甜头后,项光华更是干劲十足,他凭借着敢闯、敢拼的精神,以及丰富的人脉资源,拿下了不少黄金地段的土地,并按照之前成功的营销模式,为这些土地相继引来了香格里拉大酒店、首府广场、王府井百货等十多个商业项目。

  当前,温州正大力实施“温商回归”工程,在招商引资领域颇有一套的项光华是怎么样看待回归问题?“虽然在外经商多年,但根还在温州,情还在温州,心里一直希望能回报家乡。”项光华说,这几年家乡投资环境慢慢的变好,他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过却没有好的项目能吸引他,但是他还会持续关注家乡,有机会是要回来的。

  初见张福龙,是在我们到达呼和浩特的机场,他来接机,一口标准的北方普通话,脸上挂着热情的微笑,“欢迎老乡,欢迎。”这是他看见我们的第一句话,也是这句话让我们身上的疲惫减少了几分。

  这个热情的中年男人,在车上就和我们谈起了他在呼和浩特的创业故事,他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从刚来时想让我们温州的不锈钢产品占据呼市的市场到今天我想二次创业能够进展顺利,让沼气能够发挥出更大作用。”在呼和浩特二十一年,张福龙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说,是因为梦想,才让他一步一步走得这么坚定。

  1994年初秋,22岁的张福龙只身来到呼和浩特,彼时温州还是温热如夏的天气,在呼和浩特却已经有着初冬的寒冷。虽是天气严寒,张福龙说自己却可以感觉到自己有一种急于想爆发的力量,因为他内心有一个完整的梦想,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刚到呼和浩特,张福龙开了个小店面,取名丰源不锈钢材料供应站,并为自己定下了发展目标,就做龙湾的特色产业,不锈钢阀门。“一来不锈钢阀门我自己也熟悉,同时是我们龙湾的优势产业,货源充足,而且之前我表弟在这里已经了解过市场,那时候的呼市不锈钢很缺,市场上量又不多。”说起这些的时候,张福龙说可能自己有着几分的幸运,才让他能够走出一条生意的路子。

  那年冬天,零下20多度,张福龙裹着大棉袄,骑着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的拉生意。有时候即使别人只是用到一两个小阀门,张福龙也会亲自送货上门。“那时候有一点生意就觉得要拼命把握机会,哪管大小啊。”也正是他的这种态度,慢慢的找他买不锈钢材料、阀门的人也多了起来。

  “那时候是真的苦啊,我现在还印象很深刻,1995年9月2日的时候,我儿子出生,当时我身上只有2000块钱,可是偏偏我妻子难产要手术,那时候真的是又担心又绝望。后来还是我表弟给我送来了钱,我儿子才顺利出生。”说起这些的时候,张福龙不住的摇头,眼睛里还依然能看见那种晶莹的泪光。

  1997年,生意不断做大的张福龙开始和表弟合作开发不锈钢制冷罐。“因为当时看到了这一个市场,所以我就想自己是否也能试试,没想到后来居然很成功。”说起这些的时候,张福龙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笑容。

  2004年,原先的不锈钢供应站渐渐不能承载他日渐扩大的生意。他重新注册了公司,成立了丰誉不锈钢有限公司。面积也从曾经的100多平方米扩展到2000多平方米,产品更是涉及不锈钢钢板、阀门等上千种。公司也开始和蒙牛、利乐、伊利等有名的公司合作,产品的销量也更加稳定。

  “做生意无非就是一个诚信,只要你讲信用,产品质量过关,就能和那些企业建立起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张福龙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如今的成功。

  在他的丰誉不锈钢有限公司里,我们正真看到各类不锈钢板、管材堆满仓库,工人们正在忙碌的装货卸货。如今,每天从这里出去的不锈钢材料大约有1吨。

  “现在我这边的生意主要交给外甥在打理,我自己想开发自己的第二个产业,这也是我的第二个梦想,如果这个产业能够做好,我想我就能回温州再开始了。”张福龙笑着和我们谈起了他的期许。

  张福龙的二次创业涉足的是新能源产业沼气提纯。而说起为何会选择这个行业,张福龙坦言是一则新闻启发了他。当时,呼和浩特日报上报道了蒙牛公司利用沼气发电的内容。看到这则消息,张福龙就想,沼气能发电,而单单呼和浩特就有那么多牧场和牛,这个量不可小觑,这里面应该有一个大市场。

  于是他找到他一个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张福龙和他算了一笔账,一万头牛一天能产生粪便400吨,这么多能产生2万方沼气,而1方沼气能产生1.5度电,整个呼和浩特有近100万头牛。这笔账一算,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内蒙古沃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主要经营生物质能源、生物有机肥料与畜牧养殖环保处理技术开发等内容。

  这个项目一提出,就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2014年,该项目还被评为了“优秀新能源项目”,获得了20万元的科技补助。

  “今后沼气不单单是能发电,还能应用于汽车等方面。”如今,该项目首批的小型设备已经试验成功,大批量的还在进一步研发中。

  “也许明年的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的研发就已经成功,能进入大批量生产了。那时候我这么多年的梦想也算实现了。”张福龙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仿佛已经看到了梦想实现的那一天。